顯示具有 百岳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百岳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

合歡東峰名列九峨,巍巍傲立視野開闊(百岳篇 第005回 合歡東峰)


百岳排名第35,合歡山東峰3421公尺。
合歡東峰輕裝來回不需2個小時。

20121/1/24

話說劍龍隊在完成了合歡北峰行與小溪營地宿營下山,在合歡山遊客中心休息後,將車置於合歡山莊停車場,步行前往松雪樓方向的合歡東峰登山口,並在中午12:40從登山口入。合歡東峰、合歡主峰石門山都是百岳的郊山,通往合歡東峰有三個登入口,其中以松雪樓至奇萊登山口之間的東峰登山口較為平緩。從登山口到峰頂陡上三百公尺,約一小時可登頂。北峰的草坡早期曾被用來作為滑雪訓練場,沿途仍可看到廢棄的設施。劍龍隊於13:45登頂東峰,今日假日,峰頂還不少人。

合歡東峰登山口


因為大眾化郊山(免入山證),大部分路段構築木板階梯
周遭為箭竹林


越過這座峰就快到了


東峰的山勢巍峨獨立,峰頂視野開闊,不僅可飽覽合歡群峰、奇萊連峰,視野好時可遠眺南湖大山、中央尖山,甚至遠在南端的玉山也盡收眼裡。

奇萊連峰

遠處的雪山山脈仍在視線之中

眼達北一段南湖大山及中央尖山

回程微風與老沾以跑步方式下山,不到20分鐘即回到登山口。休息後於下午2:30分離開合歡山,途中看到山壁仍掛滿冰柱。之後一路開車回台北便不再細述。

合歡山冰柱

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

山國演義: 寒風冰雨畢祿山單攻,早發晚歸眾英豪鐡腿(百岳篇 第002回 畢祿山)

碧綠山又名畢祿山,海拔3371公尺,百岳排行39

紅線畢祿山單攻來回路線圖,回來約24公里,輕裝費時11-14小時。
若由畢祿山再往藍線攻羊頭山到慈恩要再花費11小時

2012/12/8(雨) 攝影協助:金貝貝

話說劍龍隊3員7日下午下了石門山,在合歡山服務中心停車場吃了晚餐後,便直奔觀雲山莊,先行入住由金貝貝預訂的團體十人房。櫃檯的服務人員得知本團是要單攻畢祿山,表示8日的晚餐會在下午6:30前準備,若不想吃冷飯菜得在開飯前回來,提醒要有心理準備,此時畢祿山路況不佳且8日下雨機會很大,14小時內可能回不來。

金貝貝與貝嫂、蘇哲玄及韓小樂、Andy與Philips分別於7日午夜前入住觀雲,眾人於23:30開始倒頭就睡便不再細述。
前排由左至右分別為老沾、微風&貝嫂
後排由左至右為Philips、Andy、凱文、金貝貝、韓小樂與哲玄


8日的早上凌晨四點起床,睡不到四小時。各自吃完早餐後,輕裝出發。雖名為輕裝,裝了爐炊具、飲用水、備用保暖衣及雨衣乾糧等,仍有十公斤重。劍龍隊也算是高山菜鳥,石門山不算,可以說是初登百岳。只有老沾準備的比較周全,微風跟凱文則是幾乎當郊山在準備,連像樣的登山鞋也沒,微風還帶了把雨傘。

五點多從觀雲山莊分二輛車前往合歡山遂道北口附近820林道登入口,並將車停置於空地(僅能停幾輛)。進入口處,看見二頂帳,紮於林道上,想必也是準備登畢祿山。這時候的天空陰沈,風寒雨飄,是否徹退由傘兵團長金貝貝決定。想說即來之則安之,初生之犢不畏虎,別人能上得了,我們應該也行。

一行人載上頭燈,穿上gore-tex外套或雨衣,於凌晨5:30分出發。從820林道口至畢祿山登山口大約9公里,一般約3小時半路程。今天雨勢雖不大,但一路不曾停止。山壁岩溝瀑布傾瀉,林道成了水道,泥濘濕滑,山路崎嶇,過溪穿林,走木梯行樹橋,拉繩上坡,行進險阻。但也在8:30來到了8.2K的廢棄工寮,8:50分就來到畢祿山登山口營地,林道路程大約也只花了三小時半。
登山口林道,凌晨黑夜出發

一路上風寒雨飄


林道變水道


再好的gore-tex登山鞋都無法橫行無阻於泥道


泥濘濕滑


途中看見保護鳥類黑長尾稚

碎石坡


這算是較舒服的林道


木梯濕滑,也得小心攀登


不斷穿越山壁流瀑及崩塌林道地形


山壁到處是噴泉


全台灣大概只有金貝貝可以在高山雨中全程手握單眼


畢祿山登山口營地,可容十頂帳


整裝休息後,由畢祿登山口登頂至畢祿山,短短不到3公里的路程要陡上800公尺,大部分由45度的陡峭林道所構成。特別注意的是少許路徑依附在斜坡,土質鬆軟,有滑落山谷的風險,曾有幾個採空失足跌落樹叢而受到輕重傷的案例,行走時得特別當心。

由於Philips已久未爬山,加上昨夜睡眠也少,所以就不參加這段3公里攻頂路程。而Andy在為了陪伴Philips,而在到達畢祿山陡坡拉繩處後先行折返。睡眠不足加上天候不佳,金貝貝、老沾與微風三人在陡坡林道處都已抽筯,尤其金貝貝的鐡腿看起來很嚴重,但他畢竟是練家子,拍拍二條大腿後仍可行走。老沾也抽的不輕,但抱著今日上不了畢祿,不知何年何月何日再見畢祿的心情,不想功虧一潰,無功而返。微風則是左腳微抽,但還在控制內(應該是登山仗只用單仗也有關)。貝嫂巾幗不讓鬚眉,毅力驚人;凱文則是年輕力壯一馬當先;哲玄及小樂則不動聲色,緊跟在後。登高山畢竟是一個訓練意志力及體能的好方法,眼前無路不可怕,心中沒有目標才可怕。

從老沾的身驅可以看得出來雙腿已不聽使喚了


這時金貝貝二條大腿其實都在抽筯


前面是老沾,後面是貝嫂,感覺雙腳不聽使喚了


還好有樹幹可以借力使力上坡


看到終於有一小塊平地是最開心的


10:45來到陡坡拉繩處,這段是危險處


貝嫂是本團唯一的女性,爬陡坡而面不改色
(可能是今天唯一登頂成功的女生)


過了這片灌木雜草叢就快到畢祿山了


最後大家相互加油打氣,於中午時分,由劍龍隊3人、金貝貝、貝嫂、哲玄與小樂共計7人,冷風冰雨中,費時7小時終於登頂。就算一片霧茫茫,看不見後面的大山與視野,但眾人仍很開心與滿足,因為此時畢祿山頂的7個人就是最美麗的風景。


參考晴天的畢祿山:往北看可以看到中央山脈北一段名山
(南湖、中央尖、無明山等)

在畢祿山拍照後,回到主稜叉路口(箭竹林),在大雨中火速煮了泡麵,午餐後,避免又摸黑下山,即循原路回林道回去。現仍是冬季,灰雲滿天,林道幽暗,不到四點半就己經得用頭燈了。下午五點半後一行人出了林道(老沾、微風及凱文由Andy開車接走,其餘4人隨金貝貝車回觀雲),下山只花了不到五小時,合計花費12小時,順利完成了來回近24公里的畢祿山單攻。也及時在六點半前趕回觀雲山莊洗了熱水澡,享受了熱騰騰的美味慶功宴。
觀雲山莊餐廳

畢祿回來後微風發現右腳趾,尤其是小趾指甲變甲變黑,研究後因鞋內濕滑,下山時重力往前傾,所以趾頭滑向前擠壓到,造成淤傷。所以高山有雙好鞋是必要的(登山鞋)。


腳趾黑青



隔天9日一早起來依然下了大雨,因而取消了羊頭山單攻行程。

PS:----------------,山友們有興趣追蹤下一回百岳,請前往 FB-->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3kmountains  按個讚

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

百岳之中石門最易, 劍龍隊員初試啼聲(山國演義:百岳篇 第001回 石門山)

劍龍稜篇請 參閱: http://foresthuang.blogspot.tw/2013/03/blog-post.html

(石門山,編號66,3237 M,三等三角點No.6389,八小巒之一)
 
石門山路徑圖

2012/11/7日


話說劍龍隊為了因應明年上百岳進行了一系列的集訓。在2012年從9月到11月進行了密集的訓練,其中於9月初登平溪中央尖山 、十月爬三峽五寮尖及茶壺草山步道、11月取劍龍稜及筆架連峰。打算在12月進行中級山北插天山的體能訓練。然而在2012年11月下旬金貝貝(高山傘兵團團長)邀請了劍龍特攻(登山)隊,打算於2012/12/8單攻畢祿山,並於隔日接著直取羊頭山。本打算先完成北插天山而後再上百岳的劍龍特攻隊接受了邀約。統一由金貝貝申請入山證及統籌安排。合計9人,兵分三路,於7日晚上會合於台8線中橫公路116.9k的救國團觀雲山莊。


因劍龍隊尚有成員沒有百岳經驗,為了適應高山環境提早到達,決定7日下午先登頂合歡石門山以適應環境。三人(微風、老沾&凱文)於7日的早上八點半於景美出發,因打算前往凱文故鄉留茂安探視,故走雪山遂道(國道5號),接台7線往台7甲,再轉至台8線(中部橫貫公路),而後走台14甲到石門山。全長大約合計大約200公里,不含留茂安停留,耗時5個半小時。
凱文老家留茂安
留茂安溪谷


石門登山口位於台14甲的路旁,過合歡山莊往宜蘭方向不遠處,在合歡尖山北口下的有一棟建築物,其空地有停車位。登石門單程784公尺,是最容易的百岳,初登百岳者可以先試石門,以便了解自己的體質及適應高山環境。三人在下午2:45到達登山口。一進入合歡山,凱文就覺得不對勁,應是高山症反應,頭暈、想作嘔加上胃不舒服。不過還好凱文畢竟是年輕人,平常有練身習慣,體質也還算健壯,雖然多花了一點時間,但仍克服高山症登頂石門山。石門山因日治時代合歡越嶺道鑿開了這座山北稜的岩壁,形成一個石門,故得名。為著名的賞雪勝地,因直接面對北一段與北二段的凹谷,所以雲氣匯集,而且也是賞雲海勝地(每年4-6月杜鵑花季則是賞花勝地之一),登頂後就欣賞到了美麗的雲海,坐了快一小時才下山。下了石門山便先至合歡山服務中心下的停車場煮了晚餐。餐畢後直奔救國團觀雲山莊,打算於8日畢祿山單攻,9日羊頭山單攻。
右邊建築為石門山登山口停車場,後面建築為松雪樓


合歡尖山


石門山路徑

凱文登頂前拍攝

微風登頂前拍攝

後二為老沾

石門山的路徑平緩,與合歡主峰都很適合列為登百岳初試啼聲


箭竹為合歡山及許多高山的最主要植物


微風石門山登頂


7日的晚餐(羊肉爐)